市面上充斥着众多劣质紫砂壶,仿制技术高超,很难分辨真伪。但是,只要我们掌握了茶性和水温的要领,就能够泡出那种“聚香含淑、香不涣散”的好茶。
相比其他材质的茶壶,紫砂壶更能够让茶的味道更加醇郁芳香。由于紫砂的开采越来越稀缺,因此紫砂壶尤为珍贵。正因为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独特,形状各异,所以深受收藏家的喜爱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紫砂壶的好坏:首先是泥料,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被称为五色土,按照传统的配置可以分为紫泥、红泥、段泥、墨绿泥和黑泥等等。
这些泥料的储藏深度较深,开采时需要打坑道建深井,然后一层层往下挖。四号井的开采情况呈现出了一种有序的层次结构,从假土到夹泥再到紫泥、绿泥和乌泥,每个时期的泥质都有所不同。为了制作不同的紫砂泥,这些开采的泥经过了挑选和分类,根据颜色、质地和形状进行处理。紫砂泥料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矿源的品质,但加工配方和炼制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,制作工艺和烧成条件也会影响材料的表现。
最实用的评判方法是通过比较,从结构的致密性、质感的柔和性、颗粒的丰富性和色泽的自然性来进行评估。此外,评判紫砂壶的好坏时也不能忽视其实用性,不能只注重造型之美而忽视其功能性。如果紫砂壶无法沏出一壶好茶,甚至会破坏一壶好茶,那么无论它的外观多么美丽,也不能被称为好壶。紫砂壶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重心的平衡。
如果重心偏移,紫砂壶就容易倾倒并摔碎,同时也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。壶嘴、壶把和壶身的均衡也非常重要。壶嘴的高点通常与壶口平行,低于壶口的话,壶内的水会溢出;壶嘴高于壶口的话,壶内的水就难以倒尽。壶把的位置不仅要与壶嘴保持均衡协调,还要考虑整个壶的形状。出水口必须流畅,壶盖必须能够严密封闭。壶的形状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它追求的是一种意境。一般来说,壶的嘴、把、盖、身体和流线等部分应该整体比例协调。我们需要观察紫砂壶是否整体挺拔,实体和虚空间是否平衡舒适等。制作紫砂壶需要非常严谨的工艺。线条和形状是构成紫砂壶形态的基本要素。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,就像是进行工笔绘画一样,每一笔的起伏和转折都需要清晰地表达出来。面部要光滑,毛糙的地方要有明显的毛糙感;线条要直,弯曲的地方要有明显的弯曲感;点要方,圆要圆,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,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。
根据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殊要求,壶嘴、滴子和壶把必须在一条直线上,并且分布要均匀,壶口和壶盖的结合也要紧密。窑火要适中,火太小会导致壶具有土腥味,火太大则容易使壶的表面剥落。需要强调的是,壶型是最重要的,其他因素都不那么重要。真正懂行的人(不一定是茶艺师)无论是卖壶还是买壶,最看重的是壶型是否做得好。对于泥料,一般只会简单提及使用了什么材料,因为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颜色,在没有亲眼见到实物的情况下,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判断出泥料的颜色(尽管照片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)。
如果你想了解如何销售紫壶,可以去淘宝或江湖论坛上查看紫砂壶的销售方式。为什么不强调泥料的优势呢?因为这并不是必要的——与高价好壶相比,泥料的成本相对较低。现在,即使是最好的泥料,价格也不会超过1000元一斤(不考虑像龙血砂这种炒作的情况)。一把容量为300毫升的壶大约只需要一斤泥料,即使卖5000元,原料成本也只占20%。
而且,通常做得好的壶价格都在万元以上,原料成本只会更低。为什么好的壶一定要用好的泥料呢?一方面,好的泥料可以增加外观的加分项,另一方面,没有必要为了那20%甚至更低的原料成本而损害自己的声誉。如何判断壶型呢?可以购买一本宜兴紫砂珍赏的书来对照学习,找出名家的作品进行观察,通过长时间的练习,你也会逐渐培养出辨别壶型的眼力。千万不要过分关注泥料的品质,因为只有质量差的壶才会夸耀泥料的好。就像之前提到的例子一样,好的泥料一斤通常只值几百块钱,你能指望用一千块钱的壶用上什么样的泥料呢?顾景舟的壶在拍卖时都是介绍壶型,从来没有提及泥料。
就算不说大师,就说现在去买一把唐彬杰的壶,卖家也不会过多强调泥料的好坏。事实上,矿山仍在开采紫砂泥料,供应并没有中断。一般的壶匠都会储存大量的泥料,因为紫砂泥料需要很长时间的陈腐才能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