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旬老人凌晨2点到银行坐等排号,凌晨5点后就已无号可取——邮政储蓄银行上海浦东新区洋泾邮政所,出现了这样一幕。
据新民晚报报道,这家银行仅开放一个人工窗口,每天放40个号办理业务,加之自动取款ATM机时好时坏,用户不得不将大量时间用在排队上。查了监控后才发现,有老人在凌晨2点搬了板凳开始排队。
老人“取号不易”这一话题在6月17日登上了热搜,引发了大众对银行网点效率、老人不擅长使用电子设备话题的讨论。
01、邮储银行咋回事?
“这么多人排队取钱,知道情况的是限号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银行发生大事。”在这条新闻的留言评论中,一位网友如是说。
确实,凌晨5点排队就已经无号可取。为了在银行办理业务,用户来回反复折腾。这一幕怎么看怎么离谱。
值得一提的是,并非只有邮储银行这一个网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。据光明网报道,银行忙“爆”了,在上海其它银行也有发生。
因为疫情防控、业务大量积压,这些情况的确可以理解。但偌大的网点仅开放一个窗口,一天办理40个业务。若按照8小时工时计算,柜员一个小时最多可以办理5个业务。
除此之外,正常情况下邮储银行中午是不休息的。但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,调整营业时间后,洋泾邮政所还多出了2小时的休息时间。
业务量激增,银行的营业时间和服务窗口却在缩减。有用户质疑——银行是否效率低下,只放40个号会不会太少了些?
对此,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:“仅这40单业务,每天都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做完。多放号除了使客流更加集中,没有任何好处。”
对此,网友们也在积极献策:“即使是为了疫情防控,也要尽可能保证窗口的开放、提高效率。这些老人太可怜了,总不能让服务断档啊。”
网友们在提意见的同时,也表达出对邮储银行的担忧——虽然身为国有六大行之一,但邮储银行的表现似乎总是“差点意思”。
众所周知,包括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和交行在内的五大国有银行,自成立起就是银行业的坚实力量。而邮储银行则颇为不同——前身是全国各地的邮政储蓄所,改革了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后,邮储银行于2007年才正式挂牌成立。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,部分业务可以委托邮政集团下属营业机构代理经营,成为“代理网点”。
邮储银行成立后,凭借着独特的“自营+代理”模式,其代理网点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,并分布在全国各地。截至2021年末,邮储银行共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,在全国各大银行中位居首位。这其中代理网点有31775个,占比接近80%。
值得一提的是,邮储银行A股上市的招股书中,也将“本行可能无法完全识别并防范员工、代理网点人员、客户或其他第三方的诈骗或其他不当行为的风险”列入了操作风险之一。
02、请等等老人
近年来,随着手机银行的出现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线上支付的方式来解决日常需求。交话费、转账、交水费……按照手机指示进行操作,减少了很多排队时间。但许多不用会手机银行的中老年人,只能和以前一样,在银行的人工窗口办理业务。
而这些用户群体,多数是老年人。有的退休老人想取出养老金,有人想办理存款,还有一部分只是想交个水电费或燃气费。
有知情人士表示:上海退休职工的工资大多存在邮政储蓄银行、上海银行和建设银行。两个月的封控刚结束,大家想尽快取出养老金或是办理存储业务。但由于银行每天向ATM机投放的现金有限,所以只能到大厅排队取款。
上海一些退休人员的工资都在存折里,要么到大厅办理存取款,要么办存折取款通知、再到外面ATM机上取款。但如果选择将退休工资存折注销,重新办理一张银行卡,或是直接开办一张存折配套卡(上海银行),老人就可以去ATM机上取款,节省很多时间。
但事实上,有很多老人并没有选择将存折注销重新办理银行卡,或是办理存折配套的银行卡。所以,手持存折的他们只能排队去窗口存取钱。
他们不会用网上银行业务、不敢在ATM机存钱,更不放心银行自动扣款,一切业务都要亲力亲为。
上海市民刘女士表示:“我平时用手机银行比较多,转账、取款、交水费等都非常方便。但如果有一天我爸妈老了,去银行取钱遭受这样的待遇,我会特别难过。”
一名建设银行的柜员则认为,不是我们效率低,确实存在特殊情况。例如会碰到讲方言的老人,交流起来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,还有人会先把钱取出来,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存进去……这些都是会遇到的情况。
“办理业务也是要走很多的流程的。需要验证信息,授权审核。面对老人我们会耐心讲解,用20分钟办理一个业务是常有的事。”
而为了提升业务效率,许多银行已经启用了多功能银行自助办理一体机。进入银行后,有专业的银行人员指导用户自助办理业务,提高了效率,减少了时间成本。但这也将直接导致银行降低非必要人力成本——人工服务窗口减少就是最直接的佐证。
据中国银行业协会《202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》,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2219.12亿笔;离柜交易总额达2572.8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46%;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0.29%。
老人不擅长使用智能产品,可能会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。所以,银行在进步的同时,也不要忽略需要照顾的老人。
(除单独标注来源外,以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)
来源:市界投资汇(头条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