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0日,第一财经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《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》,青岛位列新一线城市第12位,较去年上升3位,连续八年跻身“新一线”。
在5个一级评价维度中,青岛此次在未来可塑性方面表现抢眼。报告指出,在新一线城市中,仅有青岛前进3位,其余城市排名变化不超过1位。
城市心观察第960期
撰文/高涵
中国城市格局的变化,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。对城市进行等级划分,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方式。
2013年新一线城市名单首发;2016年起,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连续八年发布《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》,通过近200个品牌、17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,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、城市枢纽性、城市人活跃度、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,分为一线、新一线、二线至五线六大阵营。
所谓“新一线”城市,可以理解为目前尚达不到一线城市的水准,但同时又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二线城市,入围“新一线”则意味着城市被普遍看好。
2023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:成都、重庆、杭州、武汉、苏州、西安、南京、长沙、天津、郑州、东莞、青岛、昆明、宁波、合肥。
与上一年相比,比较明显的变化是,武汉、苏州超越了西安,南京、长沙超越了郑州,青岛超越了宁波、合肥,昆明重返新一线,佛山跌出新一线。从地区分布来看,今年榜单呈现“南强北弱”格局,北方城市仅占四席,且排位相对较低。
总结历年榜单,新一线城市俱乐部阵容逐渐清晰:成都、杭州、重庆、武汉、西安、天津、南京、青岛、长沙9城稳如磐石,苏州、东莞分别自2016年、2017年晋级后一直在列,郑州、宁波、沈阳、无锡、佛山、大连、合肥、昆明、厦门9城则偶尔会滑出榜单。
自榜单发布年起,青岛便一直居“新一线”之列,是最稳的城市之一,2023年“新一线”城市排位中上升3位,进位至全国第12,是上升位次最多的城市。
虽然单纯从榜单并不能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盖棺定论,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透视城市的地位、吸引力和成长性。
纵览新一线城市的5个一级评价维度,青岛的商业资源集聚度排名第12位,城市枢纽性排名第13位,城市人活跃度排名第13位,生活方式多样性排名11位,未来可塑性排名第13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榜单中商业资源聚集度和未来可塑性占比相对最高。其中,商业资源聚集度包含大品牌青睐、商业核心、基础商业指数等。
眼下,青岛商圈发展正呈现出“百花齐放”的态势:香港中路商圈以海信、万象城等为主要消费支点,囊括了从快时尚品牌到国际一线大牌在内的几乎所有品牌,并成为青岛最大的首店集聚地;浮山后商圈、新都心商圈、崂山商圈依托强大的人居密度,汇聚起丽达茂、凯德、万象汇等多个城市商业综合体;李村商圈十余年间实现高速逆袭,演变成了当下的乐客城、银座、万达、利客来、宝龙等群雄争霸;城阳正阳路商圈也因青特万达、吕家庄夜市等加速崛起。
青岛也是“新一线”城市中未来可塑性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(前进3位),显示出青岛在创新氛围、人才吸引力、消费潜力与城市规模以及增长方面具备良好的势头。
2022年,青岛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%;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、工程研究中心20家;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、7000家左右。青岛还搭建“揭榜挂帅”对接平台,揭榜科研项目金额达到8.1亿元;组建青岛人才发展集团,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.7万人。
生活多样性是青岛排名最高的指标,囊括了出门新鲜度指数、消费多样性指数、休闲丰富度指数,这显示出青岛在日常消费、文化旅游等方面供给丰富。
青岛正突出旅游休闲发展方向,加快建设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,同时积极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,依托历史老建筑活化利用,发展工业旅游、影视旅游、博物馆游、名人故居游等,让旅游休闲更具文化内涵。“嗨游青岛·悦享冬季”主题营销活动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,既体现了青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,也展现了青岛持续探索文旅创新融合发展的决心。
透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,可以看出青岛发展方式正在由规模型、外延型向质量型、内涵型转变,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跃升。
未来,青岛要想继续在“新一线”城市中保持竞争力还需基于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发力,真正成为让人们想要认识、感知、深入、共情的城市。
来源 | 凤凰网青岛